数字经济时代,为进一步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国家数据局近期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出了顶层设计的重要一步。
《指引》涉及了数据可信流通、高效算力供给、数据高速传输及全程安全可靠等多个核心领域。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高确定性算力连接能力的V2V视联网技术可实现算力资源之间的无缝对接与协同计算,在国家整体打造高效调度、高速流通、全生命周期确保数据安全的算力体系之时,以视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算力网解决方案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思路。
01 算力底座建设与算网融合
《指引》提出在“东数西算”场景下,需构建算力多级调度策略引擎,实现跨平台、跨层级、跨区域的算力统筹调度、算力资源之间的无缝对接与协同计算,提高整体计算效率与资源利用率,达到算力最优配置与动态调整。
视联网技术支持V2V算力网建设,可在100G超大带宽和90%网络重载条件下,具备百公里0.56毫秒的超低时延、小于1微秒的超低抖动,其高确定性确保了网络传输的高度稳定性,将数据传输网从“马路”升级为“高速公路”,保障异地算力资源的高效互联互通。同时,视联网技术可助力构建算力网络中的“东西协同”,为行业数据与算力的协同发展提供底层支撑,提升算力资源利用率,确保算网深度融合的稳定性。
02 数据流通利用设施底座建设
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流通体系支撑数据有序流通和共享应用也是《指引》强调内容,以期进一步促进数据大规模、低成本、安全自由流通。
作为算力网新型基础设施,视联网参与了“东数西算”等国家级工程,提供确定性网络传输能力多维支撑算力网建设,通过V2V协议和国密算法融合,确保跨平台数据流通中的身份验证、数据安全与可靠传输,实现跨资源池数据安全调度。在重庆市“全域自主可控视联网安全网络底座”实践应用中,V2V视联网以创新性的“1+3+N+X”总体架构体系,为全市一体指挥、政务服务、新兴业态等应用提供了基础承载网络,目前已建成视联网点位2900余个,实现全市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高清、实时、双向音视频调度通信,共享赋能至三级中心、基层智治等40多个重要系统,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险情监测、事件预警、协同处置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助力。
03 网络支撑与确定性传输
在数据高速传输方面,《指引》提出构建泛在灵活接入、确定性传输的网络支撑体系,不断推动传统网络设施优化升级,建设时延确定、带宽稳定保障、传输质量可靠的确定性网络。
视联网技术展现出高安全、高性能的确定性,最终带来整体网络的高价值性。该技术将网络与安全融合,多维度抵御复杂网络应用环境中的潜在攻击和未知威胁;低时延、低抖动的网络通信能力大幅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服务性能,满足新时代网络部署所需要的高承载能力、大规模调度能力,为不同终端、平台和专网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确定性保障,确保数据在大规模流通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此外,视联网支持多协议转换与智能调度,可有效解决异构网络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提升跨平台数据传输性能,降低传输成本。
04 安全防护与态势感知
数据安全防护在《指引》中再度强化,要求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框架贯穿数据生命周期全流程。为全面解决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视联网技术秉承主动式安全机制,构建了数据流通“管道”,从云、网、端三个维度实施全面保护,确保了数据的可信、完整与安全,并抵御内外部攻击,降低数据窃密与泄露的风险。这种端到端加密与多层认证机制,能够确保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可满足《指引》对高价值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溯可控”的安全管理要求。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是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算力网的底层基础设施,视联动力一体化算力网解决方案可作为未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枢纽”,全力推动算力经济的高质量、高效可持续发展。